总体来看,自“专精特新”概念提出至今,我国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探索学习阶段(2000—2010年)。这阶段我国比较重视“入世”后重点产业和大型企业集团的抗风险能力,苏南各地乡镇工业局陆续撤并到经信委中小企业处,专精特新发展主要停留在学习探索阶段。 第二阶段,规范发展阶段(2011—2017年)。关于如何发展中小企业,工信部从国家层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2011年工信部发布《“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中把专精特新发展方向作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支持中小企业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新颖化的集聚发展。2013年工信部发布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指导意见,提出促进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之路,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这阶段国家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国家统计局重新制定了大中小微企业的划分标准,工信部系统性提出了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并且各级政府陆续制定了专精特新评价指标,大力推行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和奖励工作,例如,上海、浙江和江苏连续多年评选出了省市级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和“隐形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进入规范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增强产业链自主可控的新阶段(2018年至今)。2018年起,美国联合多国打压华为公司,直至对华为断供芯片。2020年11月我国发布的“十四五”规划中提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坚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分行业做好供应链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2021年初,工信部提出将围绕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支持大企业做强做优,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的产业链“链主”企业,支持中小企业提升专业化能力,形成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由此,目前对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的重点逐步转向实施产业链补链强链的新阶段,通过提高产业链供应链整体的自主可控能力,促进产业集群的生成和发展。但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大量工业化城市在实现以上转变的过程中尚存在着转型瓶颈和发展障碍。 一、当前发展专精特新企业所面临的瓶颈和障碍 一是政府对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思路尚未转变到增强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上。目前的培育手段基本停留在评审和奖励两种形式,评审基本沿用企业自行申报、区级职能部门推荐、省市职能部门组织专家评审的传统做法,导致获评企业的行业分布较为集中,同一企业连续多年获评专精特新企业称号;一些参评“专业户”同时获得“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项技改”等多项资助,甚至有些企业为了提高专利数量,大量购买与主营业务并不相关的实用新型专利,有些企业伪造产学研合作文件等。这种“矮子里拔长子”的被动培育方式亟待向主动补链强链促成产业集群的培育模式转变。 二是以政府为主导的产业链供应链梳理,市场可操作性不强。2018年中美经贸摩擦后,各级政府积极开展产业链供应链梳理工作。但由于全球供应链的高度复杂性,以及政府并不掌握企业的微观供应关系,这种梳理的结果并不被企业或市场所接受,市场的可操作性不尽如人意。 三是专精特新企业未能形成有效集聚,阻碍了与大型企业的有效融合。获评的专精特新企业获得资助后,基本是“从哪儿来回哪儿去”,各自散落在原先的厂址上,大量优秀的中小企业并未因此获得与大型企业合作的机会,无法有效形成产业集群。例如,一家生产智能家电的企业感慨:“相较每两年给我30万元资助,更看重政府为我与大型企业配套的牵线搭桥。” 四是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缺乏主干工业互联网的支持。工业互联网与商业互联网建设有很大的不同,需要将不同制式的设备,开发程序软件将各自的制造信息系统整合起来,形成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仅仅依靠通信服务商并不能实现。例如,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尽管可以建设数字主干网,但它们并不能解决大量工业企业的数字统一接入问题。大量中小企业出于商业秘密和企业信息安全的考虑,并不愿意接入其他企业主导的数字平台。而小企业的自主开发,或缺乏技术和资金支持,或开发后因为缺乏规模效应而无以为继,因此工业主干网的建设工作基本由大型跨国公司自主建设,如西门子数字化企业,海尔卡奥斯平台(COSMOPlat)等。 五是当前政府主导的“智改数转”项目,企业大多执行的是简单的“企业上云”“上ERP”,这并不利于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以及形成基于工业云平台的产业集聚。 六是中小企业政务服务亟待服务创新。中小企业数量庞大,政务服务工作繁重,部分基层工作人员认为服务中小企业的时间成本高于服务大企业,但实现的综合效果却远不及大企业。由此,基层的政务服务模式亟待创新,应变企业上门咨询为服务部门主动服务。 七是中小企业融资难仍是创新发展的瓶颈。近两年对优秀专精特新企业的一项问卷调研显示,对于像主攻小众市场和利基(Niche)市场的专精特新企业来说,对特殊技术和专用设备投资的市场识别度较小,融资较为困难,亟须采取多种形式的融资方式和风险承担机制。例如,一家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二的特殊测试设备生产企业,其自主开发的测试设备和软件程序资金全部依靠家族筹资,在资金最困难的时候,几乎要选择接受国外竞争对手的参股要求。 八是专精特新企业质量品牌建设需要政府大力支持。大量小有成就的中小企业普遍反映:“除了建立一个ISO9000质量体系外,不知道如何开展质量品牌建设。”而一些小有名气的专精特新企业则开玩笑说:“不评奖是没有了各类名目繁多的评奖费用,但真正的质量优秀企业没有了评奖又失去了市场美誉度。”这从一个侧面揭示了质量品牌建设和宣传的急迫性。 根据近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下一步应继续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并在资金、人才、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加速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各工业化城市要有足够的动力与定力,重点关注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四大特征的中小企业,同时在一些经济政策倾向和具体做法上有所转变,加快推动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形成蓬勃发展的梯度优势。 二、培育发展专精特新企业,增强产业链的对策建议 一是积极转变对中小企业培育的工作重心。结合现有对产业链供应链的梳理成果并对照政府“十四五”规划中产业发展的重点,在招商引资、中小企业培育、绩效奖励等环节注重引导优势产业链的发展;集聚引导上下游产业,发挥专精特新企业的配套作用;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做好强链补链工作;并根据各地的产业优势,做好产业链规划的分层分类管理工作。 二是以核心企业为龙头,开展重点产业链供应链梳理。华为、中兴等企业从2018年末就已经开始自行梳理供应体系,并启动了国内关键供应商的培育计划。建议各工业化城市通过产业链“链长”制度,帮助产业链上的“链主”更好地进行产业链治理,协调产业链上可能发生的市场外部性;鼓励和支持由重点产业的核心企业牵头来梳理产业链供应链的短板;加大关键技术的攻坚力度,加速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推动高质量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三是建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示范区。调研表明,依靠政府的力量来助力大中小企业融合事倍功半,还是要坚持市场行为,用市场手段来实现。建议各地立足本地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建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示范区,形成中小企业的产业集聚,吸引大企业的关注和纵向联合。例如,21世纪初期起步的太仓德资工业园,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中小德资企业聚集区,吸引了大量大型欧洲企业前来寻找配套合作。 四是前瞻布局建设工业互联网。考虑到规模效应,建议在省级层面集中专项资金,支持行业头部企业建立所在产业的主干工业互联网,鼓励中小企业积极接入大型工业企业的主干网,实现从“地区配套”到“全国配套”和“全球配套”;同时,可以由国家有关部委牵头,借鉴“金关工程”和“金税工程”经验,联合国内大型通信企业、各工业骨干企业、大型软件服务商建设若干国家级主干工业互联网,下设中小配套企业接入平台,促进全国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入网进行数字化改造和产业融合。 五是进一步强化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建议在全国推广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代表的企业服务中心的工作经验,通过积累的大量企业服务数据,建立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实现中小企业融资征信、技术转让、信息交换、研发合作、大中小企业配套融通等服务功能。同时积极争取上级授权,一站式为企业办理国家、省、市、区各级各类扶持政策;大力建设无纸化、非接触式企业网上申报系统,提供下沉式就近政务服务。 六是建立扶持各类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资金池,完善融资风险承担机制。建议根据中小企业发展需要,设计不同的贷款产品;由省、市、区(开发区)共同出资建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资金池,对应不同的贷款风险承担比例,通过基于企业平台数据的审核发放贷款。调研中了解到,以苏州市为例,对于高科技低风险企业,资金池贷款风险承担比例可以到达40%~90%。近几年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居于全国第三,也从侧面说明这一制度有效解决了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中的资金瓶颈。 七是积极推进专精特新企业质量品牌工程建设。专精特新企业并不以价格竞争作为主要手段,“小巨人”企业致力于塑造国内市场特色产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立足于塑造市场领导地位,质量和品牌是这些企业成长的关键要素。因此,在强调“工匠精神”和技艺传承的同时,建议工信部联合其他职能部门,积极开展质量品牌建设和宣传工程,推出一批专精特新知名企业,并通过与大企业的融合来树立其市场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