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开始适老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环保要闻
山水为证共绘生态画卷 ——焦作市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走笔
来源:焦作日报 添加时间: 2025-08-15 08:41:15 阅读量:-

2024年

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75,实现同比下降

优良天数236天,同比增加12天

2025年1月至7月

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改善12.1%

PM2.5、PM10浓度同比分别下降25.0%、12.8%

优良天数同比增加2天

2014年至2024年

全市优良天数从全年188天增长到236天

 

太行之南,黄河之北,山水焦作,今日正以蓝天为幕,绿地为卷,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画卷。

一座城的“奔赴”

“焦作蓝”究竟有多蓝?

一张答卷告诉你。

2024年,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75,实现同比下降;优良天数236天,同比增加12天。2025年1月至7月空气质量保持持续改善势头,综合指数同比改善12.1%,PM2.5、PM10浓度同比分别下降25.0%、12.8%,优良天数同比增加2天。

“看得见蓝天白云、呼吸到清新空气”,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据市生态环境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4年至2024年,焦作市优良天数从全年188天增长到了236天!

“好气质”日渐丰盈,蓝天白云给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常态蓝”成为城市发展最靓丽的底色。

亮眼数据的背后是我市坚持系统观念,统筹谋划,精准发力,构建的一整套高效有力的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体系。

高位推动,拧紧压实责任链条。市委、市政府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来抓。部门联动,立体监督强震慑。市委组建巡察组聚焦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开展“机动式”巡察,市纪委监委组建专项监督检查组对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落实、问题整改等情况进行全程监督、精准问责,市委组织部对重点任务推进缓慢的县(市、区)负责人及时进行约谈提醒,传导压力,严密的监督网络形成了强大监督合力。

紧盯重点,打好环保“组合拳”。蓝天保卫战向纵深推进,通过结构优化“腾空间”,我市从工业企业、移动源和城市管理三大领域协同发力,取得显著成效;推进企业绿色升级,聚焦重点产业园区及重点行业,全市累计217家企业获评环保绩效先进企业;提升车械“含绿量”,加快公交、物流、快递等重点行业车辆新能源化,推进非道路移动机械清洁化,推进老旧柴油货车新能源替代;以城市精细治理为抓手,开展扬尘治理专项行动,构建移动源污染“科技防控网”,以“绣花功夫”让城市更加清洁。

一座山的“远方”

朝霞万丈光,晚霞漫天彩。

藏在山顶的日出与日落是缝山公园独有的浪漫。在这里俯瞰山阳城,感受红日喷薄、朝霞万道,照亮整个城市;在这里感受暮光四溢、晚霞旖旎,喧嚣渐渐沉淀;在这里不仅有缝补大山的绿色誓言,更有青山绿水入画来的生动实践。

山还是那座山,山已不是那座山。

北山,是焦作人对城市所在北部山区的统称,属于太行山南麓,占全市总面积的五分之一,是我市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屏障,丰富的资源有力带动了全市经济发展。

曾几何时,这里是焦作的“黄金带”,但长期的私挖乱采、非法加工给北山留下满身伤疤,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一度成为全市人民的心头之痛。

党的十八大以来,焦作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开启新一轮的北山生态环境治理,推动对山体资源的保护、修复与利用。同时,成立焦作市北山生态环境保护领导小组。2017年3月,我市在全省首家为一座大山立法,运用法律武器治理保护北山,边治理边修复。这部具有焦作地方特色、精细而管用的“良法”,使焦作北部山区生态环境保护走上了法治化、规范化的轨道,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长新。狠抓实干,让焦作的山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以前,人们靠山吃山;如今,爱山护山;未来,养山享山。

一座山的“远方”在渐次呈现。

一条河的“约定”

生态好不好,鸟儿来投票。

在大沙河生态公园,每年随着季节的变化,不同的鸟儿前来栖息,这里已然是百余种鸟类的乐园,也是精灵的世界。

鸟儿种类和数量的增多,是生态环境改善的一个生动注脚,大沙河生态公园也不例外。大沙河从“黑水河”变为“幸福河”,是焦作生态修复的显著成果。

曾经,大沙河是焦作城区最大的行洪河道,随着城镇化加速发展,污水肆意横流,河道萎缩、垃圾堆积,连生命力顽强的芦苇也难以扎根,鱼虾绝迹,俨然成了令焦作市民摇头兴叹的“臭水沟”。从2017年起,一场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响——整治入河排污口、清理河道淤泥、实施河道生态修复、种植各类水生植物与树木、引水补源、增殖放流鱼类、设立河长……环境综合治理让大沙河脱胎换骨。

如今,这条穿城而过的“母亲河”已成“生态河”。大沙河通过生态治理新增绿地6000亩、生态水面7000亩,形成了长12公里的生态保护修复带,不仅给城市增添水韵和灵性,成为城市“会客厅”,更令鸟儿们纷纷归巢,绘就一幅“太行山前百鸟飞,水碧花红鱼儿肥”的美丽生态画卷。

青山为证,绿水为凭。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焦作正在奋力书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美丽答卷,不断推动全市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实现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协同并进。

 


主办单位:焦作市生态环境局版权所有 信息维护:焦作市生态环境局监控中心
联系电话:2990600 单位地址:焦作市解放区人民路99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108000013
整治散乱污
焦作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之文明播报系列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