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 ‖ 跨省倾倒有害液体,多部门协作破案!
来源:焦作市生态环境局 添加时间: 2025-05-09 09:11:35 阅读量:

整整大半年,被告人王某某都处于惶恐之中,不知道自己跨省非法倾倒天然气返排液致使土地污染的违法行为,会被判几年?


2024年9月13日,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人民检察院以被告人王某某犯污染环境罪向定边县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同年12月6日,定边县人民法院依法作出一审判决,认定被告人王某某犯污染环境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二万元。


该案揭示了黄河流域跨省污染治理难题,检察机关通过“两法衔接”机制(指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推动生态修复与长效监管,为黄河流域协同治理提供了重要借鉴。


近日,检察监督与水行政执法协同推进黄河大保护典型案例公布,本案也包含其中。

现场查获正在倾倒污水的王某某

2024年,定边县盐场堡镇东滩二组的村民发现,村里一处废弃养鸡场内散发出一股股刺鼻气味,于是向相关部门进行了举报。“污水味道比较大,一开门就能闻到。”定边县盐场堡镇东滩二组组长尚恒说。

2024年4月25日,定边县公安局在盐场堡镇水滩子村现场查获正在倾倒返排液的王某某。当时,王某某正驾驶载有40.49吨返排液的罐车准备倾倒,倾倒的返排液有刺鼻性气味。

2024年5月20日,定边县公安局以污染环境罪对王某某立案侦查。定边县人民检察院同步介入,引导取证。

据王某某供述,2024年3月,内蒙古鄂托克前旗某能源环保责任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能源环保公司)因设备检修,处理能力不足,该厂和被告人王某某约定,由王某某将处理未达标的返排液(天然气井返排液处理过的中水)拉运至定边县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回注地下,并商量每吨支付80元的处置费用。

2024年3月12日—4月25日,被告人王某某先后从能源环保公司厂区拉出11车返排液水,为节约费用,他将10车返排液(共计398.53吨)全部倾倒至定边县盐场堡镇水滩子村一养殖场后院挖好的土坑内。

“当时,我们请公安机关协助对涉案车辆进行搜查,从车辆上搜出了相关票据,其中能源环保公司委托王某某将(返排液)从厂区拉出的相关票据就有10张,10张票据涉及倾倒的(返排液)吨位为390余吨。”定边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员第一检察部主任杨新亚向记者介绍道。

污染物性质认定成为关键难点

天然气返排液是危险废物吗?“我们跟生态环境、公安等部门座谈以后认为,要对水体进行检测。如果倾倒的不是危险废物,也可能()含有毒有害的物质,所以要对水体的重金属进行检测看是否超标。”杨新亚说。

经检测,提取的水体中重金属铅、镉、银、锰4项超过《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标准,且镉超过标准3倍,提取的现场土壤中锌超出《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中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

“由于污水排放地块距离盐湖较近,盐湖通常与地下水系统联通,污水中含有的重金属难以被自然降解吸收,容易在生物体内积累,导致慢性中毒等问题,会破坏地下水环境、土壤及农作物,直接或间接影响盐业生产,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榆林市生态环境局定边分局四级调研员张海涛介绍说。

出台规范性文件和跨区域协作,堵住监管漏洞

“我们在调查后发现,能源环保公司委托王某某将天然气返排液运往另一家公司处理,对王某某的偷倒行为并不知晓,不构成刑事犯罪。”杨新亚说。

检测结果发布后,能源环保公司主动清运4车污染土壤并无害化处理。生态环境部门后续检测显示,修复后土壤已恢复植被生长条件。

2024年12月6日,定边县人民法院对该案依法判决,王某某认罪认罚,未提出上诉,该判决已生效。

针对油气企业监管漏洞,定边县人民检察院联合水利部门等9家单位共同出台规范性文件,在违法取水和地下水污染防治方面加强行政执法和检察监督协作配合,进一步完善监管措施。

“定边县人民检察院联合宁夏盐池县、甘肃环县、内蒙古鄂托克前旗人民检察院,建立了跨区域协作机制,共同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杨新亚说。


来源:中国环境


整治散乱污
焦作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之文明播报系列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