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六五环境日的主题为“美丽中国我先行”。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离不开美丽幸福河湖建设。近年来,围绕美丽幸福河湖建设,持续做好“持久水安全、优质水资源、宜居水环境、健康水生态、先进水文化、科学水管理”文章,我市逐步将多条河流打造成为“江河安澜、河通渠畅、水清岸绿、生态健康、人水和谐、景美文昌”的幸福河湖,满足人民群众对水的最大需求,让每滴水都成为幸福源泉。
目前,我市已建成并公布的省、市、县级美丽幸福河湖15条,其中沁河(焦作市段)被评为“省级美丽幸福河湖”,博爱县幸福河、温县老蟒河、修武县马鞍石水库等9条(个)被评为市级美丽幸福河湖,孟州市小柴河水库、马村区白鹭湖湿地公园、中站区白马门河(影视大道至张昺墓段)等5条(个)被评为县级美丽幸福河湖。在六五环境日即将到来之际,“焦作生态环境”开设专栏,带你走进我市“美丽幸福河湖”。今日,推出省级美丽幸福河湖——沁河(焦作段)。
沁河是黄河一级支流,也是焦作市最大的穿境河流。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围绕安澜、生态、宜居、发展的目标,大力推动沁河综合治理、协同治理,实现了安澜沁河到幸福沁河的转变。沁河(焦作段)获评2023年省级美丽幸福黄河。
一湾河水碧,两岸草木青。沁河河道周围环境优美,景色宜人,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堤顶两侧种植有大叶女贞等风景树,堤防有防浪林带和绿化适生林,形成了以沁河大堤为主轴,以防浪林、适生林、护堤林为主要内容的生态风景线。目前,沁河流域绿化面积达3.08万亩,栽种花卉树木100余种、172万余株,植草1.83万亩,河湖岸带乔灌草植被覆盖率85%以上。
保护河湖生态环境,做活水文章,让群众享受到大地山川河流美景带来的喜乐,是治山治水的初心使命。我市以河湖长制为总抓手,深度挖掘沁河历史文化,结合杨庄改道纪念亭、老龙湾文化苑、大樊堵口纪念广场、沁河入黄口法治文化基地等已有的节点,重点打造河长制、水文化、水安全、水资源、水安全等7个主要景观节点工程,将沿沁各法治文化基地、特色游园的建设融入河道生态景观系统,一体推进沿河风光廊道建设,以点带面、连点成线打造了多功能、多元素、有空间、有秩序、有美感的河湖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