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机动车检测机构案例警示教育会召开



9月11日,我市召开全市机动车检测机构案例警示教育会,贯彻落实上级关于生态环境监管和大气污染防治的部署要求,聚焦机动车检测行业存在问题,通过典型案例警示,进一步强化行业监管,推动全市机动车检测机构规范健康发展。市生态环境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相关负责同志及全市机动车检测机构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通报了全省及我市机动车检测行业典型违法案例,深入剖析当前行业中存在的短板与风险,并对下一阶段执法监管工作作出具体部署。
会议强调,机动车尾气是PM2.5和臭氧污染的主要来源,机动车规范检测是阻断超标车辆上路、削减尾气排放的“最后一道闸门”,必须坚决守住数据真实底线。 一要提高思想认识,深刻把握机动车检测工作的生态监管定位。各检测机构必须杜绝数据造假、替检作弊等行为,彻底摒弃“侥幸心理”和“变通思维”,坚持规范检测、诚信经营。二要坚持问题导向,以铁腕整改堵住行业监管漏洞。各机构要立即开展自查,重点核查数据真实性、流程规范性和设备合规性,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建立台账,限期整改,并及时报送生态环境部门。市生态环境、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要联合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造假行为,依法追责到人,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三是强化协同联动,构建“全链条监管+行业自律”格局。各机构要落实主体责任,增强法律意识,加强人员培训和质量控制,将质量控制贯穿检测全过程;相关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监管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监管合力,确保问题处置无死角、无盲区;推进机动车检测行业诚信体系建设,积极营造“合规者受益、失信者受限”的良好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