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长垣:以“绿色”促进产业发展 以科技支撑生态文明
来源:学习强国 添加时间: 2024-10-14 15:52:57 阅读量:

“长垣市以‘绿色’为发展底色,以科技支撑生态文明,坚持低碳发展、节能减排,持续完善制造业企业技术改造,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市科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说。

企业科研人员正在进行测验 李俊彦 摄

长垣市围绕企业创新发展核心,坚定科技创新不动摇,营造一流创新生态,服务产业转型发展,构建区域创新高地,有效促进了市域经济高质量发展。2022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达3.5%,是河南省平均值的近两倍。2023年,长垣市以科技支撑生态文明主题建设成功入围,跻身全国县域科技创新发展第一梯队。预计到2025年年底,力争长垣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达3.6%,万元GDP综合能耗降至0.2吨标准煤/万元,当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40天。

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科技攻关,由长垣市科技创新委员会牵头,建立科技、发改、财政、人社、工业、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等部门统筹推进机制,围绕创建创新型县(市)各项任务目标,协同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健全以项目为纽带、资源共享为核心的重大生态科技联合攻关机制,统筹协调科技资源,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创新扶持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业成为生态技术创新主体,加大对生态科技的投入。依靠科技创新,加强起重机轻量化、建筑防腐新材料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材料与制造技术绿色化、智能化、可再生循环的进程,促进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立足提高黄河防洪工程技术水平,针对重点区域、重点河段,开展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应用,重点推进黄河下游引黄涵闸改建工程,启动“十四五”防洪工程项目建设,为解决突出问题提供技术方案。

长垣市持续深化污染治理,依靠科技创新,以绿色化改造为抓手,持续开展企业废气治理设施提标改造,提高能源与资源利用效率;科学设计管网雨污分流,加快建设进度,从源头上改善城区水质;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整治提升,确保其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充分发挥。同时,在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系统修复上取得突破,城乡一体推进廊道绿化、农田林网巩固提升等工作,打造集防护安全、生态涵养、水土保持、文旅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复合型生态廊道。对黄河湿地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实施高标准生态保护与修复,建成沿黄特色生态带。

提高生态环境科技服务水平,让创新成果转化落地,才能真正发挥价值。目前,长垣市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607家,拥有全国质量标杆7个、国家级“绿色工厂”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家、重点企业4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3家;省级以上创新型平台160个,其中国家级平台18个;2023年实施“技术改造”项目223个,完成投资186.02亿元。依托驼人集团的河南省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研究院、亚都集团省级医用防护用品重点实验室和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初步形成了从研发、中试到成果转化的全体系创新链。此外,长垣市还拥有中原学者工作站4家、国家级星创天地1家、省星创天地4家,累计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15项,2023年技术合同成交总金额8.07亿元。

科技创新是引领未来长垣市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长垣将雄厚的奖励资金、有力的创新举措,引领各创新发展企业,锚定长垣市委打造“两个示范”、开启“二次创业”、实施“双十行动”目标,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抢抓科创发展先机,坚定不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培育企业创新主体、全力抓好创新人才引育、全力营造开放创新网络,让科技创新真正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打造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县域示范。


整治散乱污
焦作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之文明播报系列短视频